1、移栽管理
雜交鮮蒂黃花栽培簡單,只要栽了,就有收成,但通過好的管理,產量更高。
1.1、合理密植。合理密植可發揮群體優勢,增加分蘗、增加抽薹和花蕾數,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。一般采用寬行栽培,畦寬2米(包溝),行距80厘米,穴距30厘米左右,每穴栽2~3株(2~3個生長點)。
注:移栽的第一年度,可以套種其他作物;從第二年度開始,不宜套栽,否則會影響黃花的產量。
1.2、適當深栽。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,具有1年1層,發根部位自下而上逐年上移的特點,因此適當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和旺發,移栽深度為10~15厘米。移栽后澆定根水,以利于新苗的生長。
1.3、中耕培土。黃花菜為肉質根系,在肥沃疏松的土壤環境條件下有利于根群的生長發育,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,中耕2次,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,第2次在抽薹前結合中耕進行培土。
1.4、施肥。黃花菜要求施足冬肥(基肥),早施苗肥,重施薹肥,補施蕾肥。
冬肥(基肥):應在黃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長,即秋苗經霜凋萎后(10月下旬)或移栽時進行,畝(667㎡)施復合肥50公斤,在行距之間開溝施入。
苗肥:苗肥主要用于出苗、長葉,促進葉片早生快發;苗肥宜早不宜遲,應在黃花苗開始萌芽時追施,畝(667㎡)追施尿素10公斤、復合肥25公斤;結合第1次幼苗出土中耕時進行。
薹肥:黃花苗抽薹期是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,此期需肥較多,應在花薹開始抽出時追施,畝(667㎡)追施尿素15公斤。
蕾肥: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,提高成蕾率,延長采摘期,增加產量,應在開始采摘后7~10天內,每畝(667㎡)追施尿素15公斤;同時采摘期每隔7天左右噴1次自配的葉面肥,配方:0.5%的磷酸二氫鉀、加0.5%尿素、另加赤霉素(920)15~20毫克/公斤水,在下午噴,對壯蕾和防止脫蕾有明顯效果。
1.5、合理施肥,雨后及時排水,防止田間積水或地表濕度過大。
1.6、到了10月下旬,拔薹割葉集中燒毀,并及時施冬肥;早春及時松土、除草。
雜交鮮蒂黃花抗性強,病蟲少,可能出現銹病、葉枯病、葉斑病、炭疽??;蟲害有:紅蜘蛛、蚜蟲。
2、藥劑防治
銹病的防治一定要在冬季苗期和早春苗期各噴一次25%三唑酮2000倍液;其他病害,在發病初期,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%代森鋅600倍液,每隔7~10天噴一次,連噴2--3次即可。紅蜘蛛用15%掃螨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施。
特別注意:因為鮮黃花每天采摘直接售賣,如發現花蕾有蚜蟲嚴禁使用農藥噴殺,必須使用生物防治辦法,如用新鮮小紅椒研磨兌水直接噴殺。
3、適時采摘
當花瓣緊束、呈綠色帶黃時是最佳采摘時段,采摘時間為當天下午5點開始或上午10點前,不能等到鮮花全部張開后采收。采摘的鮮花不能堆積,應攤在陰涼通風處,如果放入冷柜或冷庫,冷卻后再裝箱銷售,效果更好;銷售運輸最好用泡沫箱,上蓋一層濕毛巾;長途運輸,最好是在泡沫箱內放冰塊;如果暫時沒有銷售,放入冷柜或冷庫,可保鮮30天以上。
優質鮮黃花的標準:花蕾黃綠、緊束飽滿、有光澤、花蕾縱溝明顯、含苞欲放的狀態為最佳。
附:干花加工方法
方法一 蒸煮法:將采摘回的鮮黃花裝篩,中間留一孔穴通至篩底,達到蒸氣分布均勻,根據鮮花數量,一次可蒸一層或多層,鍋內蒸氣溫度達80℃以上,蒸5~6分鐘即可,切忌蒸制過度,達到半熟即可逐篩攤涼,不可堆積,冷卻后攤曬。
方法二 水燙法:用一大鍋,鍋內放三分之二的水,把水加溫至80℃左右時,每次放入一定數量的鮮花,鮮花數量的多少以在鍋內能攪動為宜,燙至半熟,瀝水后攤曬。
方法三 燜制法:晴天在水泥坪曬場攤一張清潔的薄膜,把鮮花疊放其上,厚度為10厘米左右,再用一張清潔薄膜覆蓋,四周壓實,在陽光下暴曬2~3小時,待鮮黃花退出綠色即可,然后攤曬。攤曬不能直接曬在水泥坪上,要架起竹簾或尼龍網攤曬,如遇陰雨天,可烘干?,F在市場上有大小烘干爐,更方便了。
上一篇:答“雜交鮮蒂黃花”客戶12問
下一篇:沒有了